德州撲克中受ICM影響的四個錦標賽關鍵場合 !
德州撲克中受ICM影響的四個錦標賽關鍵場合 !在撲克錦標賽中,受ICM模型嚴重影響的場合恰好是決定你這場比賽是虧是盈的關鍵場合。你可能一直統領全場,但在決賽桌犯了一個ICM決策錯誤,轉眼間輸掉了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籌碼。
今天我們將討論四個需要考慮ICM模型的重要錦標賽場合。
我們將在本文中討論的四個場合包括:
● 獎勵圈泡沫階段
● 決賽桌泡沫階段
● 只剩6名選手階段
● 錦標賽的衛星賽階段
好的,我們開始吧!
獎勵圈泡沫階段的ICM
獎勵圈泡沫階段可能是撲克錦標賽中的最常見ICM場合。
首先,在獎勵圈泡沫階段的ICM意識很重要。許多牌手不重視打入獎勵圈的獎勵增長,也不調整他們的策略。你是打1萬美元報名的比賽還是22美元報名的線上比賽並不重要,但順利渡過獎勵圈泡沫階段對於你的整體贏率至關重要。當然,輸在獎勵圈泡沫階段不像輸在最終六人階段那樣慘痛,但在這一階段具有ICM意識仍然很重要。
成為小籌碼玩家在錦標賽的任何階段都是件壞事,但在獎勵圈泡沫階段這會特別糟。這意味著你不再有足夠多的籌碼做較鬆的率先加注,而且你需要非常有ICM意識。作為小籌碼玩家,你應該時常關注泡沫圈的動態,評估自己是否應該去冒險。
注意自己離打入獎勵圈有多近也很重要。離獎勵圈五個名次和離獎勵圈一百個名次(取決於錦標賽的規模)截然不同,因此你也應該區別對待這兩種場景。如果你離獎勵圈五個名次,握有12BB籌碼,你能夠通過一直棄牌打入獎勵圈。相反,如果離獎勵圈一百個名次,同樣多的籌碼不可能通過棄牌打入獎勵圈。
作為中籌碼選手,你可以做更多的率先加注,利用對手們緊的傾向,除非另一名中籌碼選手或大籌碼選手也在放寬他的率先加注範圍和3bet範圍。你在這種場合的策略將主要取決於牌桌動態和其他選手的水平。
作為大籌碼選手,你可以做更鬆的率先加注,並經常跟注或3bet中籌碼選手的率先加注。你有能力給其他選手施壓,威脅他們的錦標賽生命。作為一名大籌碼選手,獎勵圈泡沫階段給了你積累籌碼和清空對手籌碼的大好機會,為你拿到好名次奠定了基礎。你甚至會發現用任意兩張牌率先加注都能盈利。一定要鬆起來!
決賽桌泡沫階段的ICM
決賽桌泡沫階段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場合,而且ICM考慮因素不如你想像中那麼重要。
除非你在打WSOP主賽事,第10名到第9名的獎勵增長不是很顯著。因此,你能承受起冒一些風險的代價。切記,選手們不會用太寬的範圍跟注的ICM環境給了進攻者一種優勢。
你不需要考慮籌碼量,但通過在決賽桌泡沫階段積極進攻和積攢籌碼,你可以給自己將來在決賽桌的比賽打造一種積極的遊戲效應。以一手大籌碼打入決賽桌是一種極大的優勢。
許多牌手害怕錯過決賽,因此他們將自己的範圍收得太緊。闖入決賽的聲譽也可能是一種威脅,導致某個選手在只剩10-12中選手時改變其遊戲策略。你可以利用這些牌手在臨近決賽桌泡沫階段玩得弱的遊戲傾向,放寬自己的率先加注範圍。
如果你是一名小籌碼選手,你可以尋找對手若輸掉跟注可能嚴重影響他闖入決賽機會的場合,對他們全壓。此外,當最後10-12名選手分成兩桌遊戲時,做較鬆的率先加注是適當的。
最終六人階段的ICM
這是一個你需要一直研究的主題。
你能在比賽中賺到多少錢主要由你在比賽只剩6名選手時的結果決定。前六名的獎勵通常差距明顯,因此ICM壓力變得非常重要。
事實上,決賽桌的6人打法通常是很高級的。因此,除了我們今天的討論,我建議你用ICMizer或Hold’em Resource Calculator軟件鑽研各種ICM局面。
為了簡單起見,我們只是快速討論籌碼量對於最後六人階段ICM調整的影響。
首先,當你是小籌碼玩家時,你需要尋找有利可圖的全壓場合,而且不能做太鬆的率先加注。另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是,牌桌上是否存在其他小籌碼玩家。如果沒有,那麼你可以在某些場合玩得稍微鬆一點。但如果還有其他小籌碼玩家,那麼你應該縮緊你的全壓範圍。很可能其他小籌碼玩家在你之前被淘汰出局。但如果沒有其他小籌碼玩家,其他選手在你之前被淘汰出局或籌碼翻倍的可能性少了很多。
當然,你更喜歡有一手中籌碼,但ICM壓力很高時,拿著一手中籌碼也限制了你的行動。這是因為,棄牌並希望其他選手被淘汰的EV可能高過遊戲特定牌局的EV。
作為一名中籌碼選手,你不得不特別注意你的對手是誰。對抗大籌碼選手或其他中籌碼選手,你沒有太多翻前可以舒服地打到全壓的底牌。
你需要設想對抗桌上每一個牌手需要一些額外百分比的期望值EV才能遊戲。這個百分比取決於對手的籌碼量。對抗大籌碼玩家或其他中籌碼玩家,額外百分比的EV將高很多。對抗小籌碼玩家,額外百分比將比較小,但仍然高於與ICM無關的場合。
例如,在常規桌環境中(或正常的錦標賽環境中),你在大盲位置對抗某個對手的範圍可能有大約35%的勝率,因此對抗特定的率先加注翻前平跟可能是有利可圖的。而在ICM環境中,同樣的場合不太可能是有利可圖的。
假設有一個常規撲克局,我們在大盲位置拿著T♠ 4♠,劫位玩家率先加注到2.5BB。我們估計他的範圍如下:
對抗這個範圍我們的T♠ 4♠ 約有34.7%的勝率。
對抗一個2.5BB的加注,我們只需要27.3%(1.5/5.5)的勝率。因此,在正常的、不受ICM影響的環境中這是一個非常標準的防守(跟注)。
與之相比,在只剩6名選手的決賽桌,得到相同的價格時,如果對手有一手大籌碼,而且有能力在翻後給我們施壓,我們可以考慮棄牌。因此,當ICM成為一個考慮因素時,我們需要在這種場合調整我們的大盲位置防守範圍。
這種ICM考量應用於各種籌碼深度,而不只是中籌碼。你總是需要考慮桌上每個選手的籌碼量。
作為大籌碼玩家,你應該盡可能多地對中籌碼玩家率先加注。如之前所述,中籌碼玩家需要玩得很緊,這對於大籌碼玩家非常有利。不要害怕放寬你的率先加注範圍和維持你的大籌碼優勢。不要因為棄牌很安全就去做通過棄牌打入前三的牌手。在ICM環境中握有一手大籌碼是一種你不應該揮霍掉的優勢。
衛星賽中的ICM
因為衛星錦標賽的ICM考慮因素,你不常在這類比賽中遇到棘手的場合。但有時你應該在衛星賽中翻前放棄AA。
衛星賽是一種要求精確ICM意識的獨特錦標賽形式。衛星賽和正常錦標賽之是的關鍵差異,是衛星賽的每一個贏家都是平等的。
成為一名成功衛星賽牌手的一個關鍵,是能夠預測泡沫圈的長度。如果你能判斷泡沫圈有多長,你就能夠根據自己的籌碼量做出ICM決策。
舉個簡單的例子。如果還剩130名選手,前100選手進入獎勵圈(拿到正賽門票),你是籌碼量第二多的選手,那麼你基本上可以離開電腦,輕鬆闖入獎勵圈。但做一名小籌碼或中籌碼,還是同樣多的選手,你需要密切關注還剩下多少牌手和你所處的位置(你目前的名次)。你需要有極強的ICM意識,並選擇相應的全壓場合。
這個場合在很多方面類似於獎勵圈泡沫階段,但你不是獲得兩倍報名的獎勵,衛星賽通常會給你10倍或更多的回報。你要嘛獲得10倍收益要嘛空手回家。這就是為什麼ICM考量在衛星賽中如此重要的原因。
總結
我們已經討論了幾個ICM很重要的最關鍵場合,但錦標賽中還存在其他ICM起作用的重要場合。每一種場合確定了哪種程度的ICM應該對你的決策制定產生影響,以及如何根據給定的ICM壓力去調整你的範圍。
我建議每個錦標賽牌手都時常研究ICM場合。對ICM具有一種直觀的理解將明顯改善你的贏率,因為ICM場合就是決定你能否在比賽中賺到大錢的關鍵場合。
現在加入Andy Stacks 戰隊!一同在 GGPoker 上競技,即可領取戰隊專屬福利($75 幸運賽門票* 8張)
>>立即加入
Andy他是GG撲克的品牌宣傳大使,如果你喜歡Andy請收藏Andy Stacks官方網站,我們將會持續帶給你更多精彩手牌與Andy的生活。
看更多Andy撲克教學
前往WPT世界撲克巡迴賽官網
前往WSOP世界撲克大賽
前往GG撲克官網
前往HKPPA香港撲克牌手協會
前往 EV撲克 擁有亞洲獨家正EV撲克保險機制平台